价格分指数为54.08%,环比上升5.96个百分点,在连续15期处于收缩区间后上升至扩张区间,表明电煤价格由降转增。
但电厂库存始终保持相对高位水平,采购积极性一般,高价市场煤难以成交。分项指数中,供给、需求和库存分指数处于扩张区间,价格和航运分指数处于收缩区间,库存和价格分指数环比上升,供给、需求和航运分指数环比下降
从6月中旬到现在,全国持续的高温天气带动了用电负荷的增加,一些地区用电高峰提前到来。应该说,今年以来国内煤炭产量同比增了近5%,进口煤更是同比增了近90%,加上社会库存又处于历史高位,整体需求又不太好,电煤价格本应易跌难涨。据中国煤炭运销协会提供最新数据显示,6月1日-20日,全国火电同比增长22.2%,水电下降34.9%。综合的来说,今日智库团队认为,由于清洁能源替代和电煤供应结构的变化,中长期看电煤走势不容乐观,但短期来说还有支撑,特别是在当前水电出力不足的情况下,倘若一直没有改观,电煤价格上涨动能会增加。西南地区是我国最大的水电基地,但今年情况很不好。
水电不足的原因,主要是水能资源不足,能源消耗过快,以及气候变化原因。今日智库团队还注意到,一个更特别的是,今年以来水电出力又不足,火力发电增长明显,对电煤价格起到了支撑作用。现在出于对经济指标的考量,无论是地方政府或是钢铁企业都没有压减的意愿。
但同期钢铁行业利润总额同比下降99.4%。残酷的现实背后是钢铁业积重难返的产能过剩。降成本将成为企业的重头戏,进一步平衡煤焦钢产业链利润分配。采购维持基本生产,焦煤、焦炭、喷吹煤限量采购,抑制价格的意图明显。
截至6月10日,焦炭累计降价10轮,降幅1000-1100元/吨。三是,钢铁产能过剩是抑制供应链走高的压力线。
焦煤资源量有效增长,也是助推价格下跌的主要因素。决定黑色系走势的关键还是下游钢铁行业,今年以来出现了史上少有的金三银四冰冷季罕见现象。2020年,中国粗钢产量历史性地达到10.65亿吨,第一次突破了10亿吨级的规模,让其他产钢国望其项背。仅从数据上看,CPI始终维持低位,尽管央行货币政策宽松,也没能溅起多少浪花。
1-4月钢铁行业利润总额同比下降99.4%,行业寒意让人不寒而栗。粗钢日均产量309万吨,创下历年同期最高水平。经济周期回落,是影响包括煤焦钢行业低迷的最大不利因素。目前长协焦煤价格与市场价格还有一定的价差空间,用户接卸虽有好转,但销售压力不小。
进口焦煤加上自产焦煤合计增幅大大高于焦炭需求量,供过于求造成市场下行压力有增无减。据统计,5月份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价格环比下降5.2%;同比下降13.1%,降幅扩大3.8个百分点。
1-4月国内生产焦炭1.6亿吨,折算焦煤需求2.08亿吨。煤焦价格大幅走低也就顺应了市场格局的新变化。
2023年1-4月份中国累计进口炼焦煤3114.38 万吨,同比增加88.56%。因对后期的担忧和资金紧张,整个煤焦钢产业链原材料库存都处于7天甚至更低的水平。>>>后期市场影响因素分析与研判一是,迎峰度夏迎来高温季,港口动力煤价格有望回稳。2023年1-4月,我国粗钢产量35439万吨,同比增长4.1%,增量为1396万吨;如粗钢平控即使不采取平控措施,持续的亏损钢厂也会减量生产,后期有减产压力,下半年铁水产量面临着下降的压力,对炼焦煤的需求减弱。近期,钢材价格反弹上涨、黑色系期货市场底部拉升、焦煤部分价格小幅上调,给市场提供了稳定支持,市场暂时维稳迹象明显5月PMI生产指数回落0.6个百分点至49.6%,拖累PMI约0.15个百分点,为近五年来5月份中的最低水平。
三是,钢铁产能过剩是抑制供应链走高的压力线。经济周期回落,是影响包括煤焦钢行业低迷的最大不利因素。
降成本将成为企业的重头戏,进一步平衡煤焦钢产业链利润分配。2020年,中国粗钢产量历史性地达到10.65亿吨,第一次突破了10亿吨级的规模,让其他产钢国望其项背。
进入2023年后,我国的钢产量不断攀升,一季度我国粗钢产量26156万吨,同比增长6.1%,其中,3月份粗钢产量为9573万吨,同比增长6.9%。>>>后期市场影响因素分析与研判一是,迎峰度夏迎来高温季,港口动力煤价格有望回稳。
● 或许煤炭企业要从优质资源稀缺和煤炭黄金周期的惯性思维中换一个角度来考量。二是,焦煤资源宽松成为常态,供给压力减少。同期焦炭走低,下拉了焦煤价格降幅大于焦炭,焦煤低硫主力品种回落900-1000元/吨。焦煤在近期上下游库存较低的情况下,市场企稳后有补库需求,或有助于价格反弹,就此判断市场发生逆转还为时过早,后期焦煤市场将面对资源量增加、需求释放动能不足、钢厂压减等诸多影响因素,市场或维持弱势运行态势,上半年那种大幅连续下滑空间也不存在。
据统计,5月份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价格环比下降5.2%;同比下降13.1%,降幅扩大3.8个百分点。残酷的现实背后是钢铁业积重难返的产能过剩。
决定黑色系走势的关键还是下游钢铁行业,今年以来出现了史上少有的金三银四冰冷季罕见现象。焦煤长协价格不是市场最低价,这也得到了上下游的共识,更何况在焦煤大涨期间,长协焦煤并未随市场大幅涨价。
日前临汾低硫主焦1600元/吨,下跌1000元/吨。伴随产量增高的是利润大幅缩水。
2023年1-4月份中国累计进口炼焦煤3114.38 万吨,同比增加88.56%。采购维持基本生产,焦煤、焦炭、喷吹煤限量采购,抑制价格的意图明显。煤焦价格大幅走低也就顺应了市场格局的新变化。今年以来炼焦煤矿生产总体稳定,2023年1-5月测算炼焦煤精煤产量2.07亿吨,同比增长近200万吨,增幅为0.96%。
需要关注三季度长协焦煤价格的变化对市场的影响。粗钢日均产量309万吨,创下历年同期最高水平。
但同期钢铁行业利润总额同比下降99.4%。据测算,2023年国内炼焦煤内产量约为5.0亿吨左右,同比增加约600万吨,进口约8000万吨以上,同比增加1600万吨以上,炼焦煤资源仍有增加预期,后半年供给宽松将成为常态,炼焦煤供应紧张已成为昨天的故事。
虽然上下游产业链库存都不高,但是不会大量囤积采购。因对后期的担忧和资金紧张,整个煤焦钢产业链原材料库存都处于7天甚至更低的水平。
手机:18900000000 电话:010-12340000
邮件:123456@xx.com